head_bg3

公司新闻

建筑施工企业变革(建筑施工企业改革)

 

建筑资质要变革,会有哪些调整?

改革亮点二:乙级资质标准调整 乙级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从25人调整为20人,职称人员分布和注册城乡规划师人数也相应调整,这些变化旨在提升规划编制单位的业务能力与效率。

一)改换证审查为简单换证,换证中取消对于资产、人员的实质审查,给建筑企业换证减负,过渡期内 建筑企业的资质将不会因为不符合新的资质标准和资质规定而丧失。取消对企业资产的考核,对于集体 企业是大利好,因为很多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无法评估,且无法像股份制企业那样增资。

资质是建筑市场的“入场券”,没有业绩就没有资质,没有资质更没法做业绩!改革后,现有的593项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将压减至245项,其中勘察资质由26项压减为7项,设计资质由395项压减为156项,施工资质由138项压减为61项,监理资质由34项压减为21项,压减幅度为59%。

企业信用记录 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黑名单”制度,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重视诚信建设,维护好自己的企业信誉,避免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项目工程款、建筑质量不达标、施工偷工减料等现象,否则不仅资质办理会受影响,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2024年建筑行业的五大挑战、七大趋势与四大应对之策

五大挑战 市场转型:建筑业步入存量时代,新签订单下滑,房地产市场疲软,新开工面积减少,对行业贡献度减弱。 资金压力:行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工程企业收现比下降,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人才流失:建筑工人老龄化严重,行业人才吸引力减弱,高校毕业生选择减少。

应用的滞后化网络依赖业务应用的驱动,但这些业务蓝图属于未来业务,目前还没有真正实现,初期相辅相成,会存在一定结合滞后性和全面推广的时延性。

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和企业,重点扶持机电、节能环保产业,改造提升轻纺等传统产业,适度发展化工业和新型建材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限制压缩重污染和高耗低效产业,形成以机电、化工、轻纺、节能环保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导,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

六大行业,主要是指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加快发展分销、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加工包装等六大行业。 建设东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十五”期间将投资近200亿元,用于以港口为起点,以城市为中心的大交通建设。

前沿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将为建筑业带来哪些变革

1、前沿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将为建筑业带来的变革有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智能化施工与管理等等。数字化设计与建造 通过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筑师和工程师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进行数字化建模,实现更高效、精确的设计。

2、“智慧工地”是建筑业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其应用能够提升行业监管和企业综合管理能力、驱动建筑企业智能化变革、引领项目全过程升级。当然,其推广还需以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为出发点,政策支持、措施保障、督导监管加以辅助。

3、建筑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内生需求推动了建筑机器人在控制能力和算法能力的成熟,为建筑机器人场景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经验积累。政策层面,国家与地方政府纷纷推出政策,支持建筑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4、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


发布时间: 2024-11-05